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温州报道
科技,是创造残疾人美好生活、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助残,是回应时代命题、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10月26日,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科技助残论坛在浙江温州成功举办。中国残联第八届主席团主席程凯出席并讲话,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吕林,中共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杰,温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金焕民分别致辞。
论坛由温州市政府副市长章月影主持。国内外康复界著名专家、学者,知名科技助残企业负责人,有关高校、科研机构负责人,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广东省及全国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温州市对口帮扶地区残联负责人,温州市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有关负责人、残疾人代表等300余人参加。
据记者了解,本届论坛以“科技点亮康复之光”为主题,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落实中国残联等9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科技助残的指导意见》,深入研讨助残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残疾人工作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前沿话题。论坛期间,发布、启动了一系列科技助残重要成果和重要项目,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助推科技助残一体化发展步入新阶段。

智囊集结,高层次支持
青科会设立科技助残论坛以来,得到了中国残联的大力支持。程凯在讲话中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对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四五”期间,在党和政府高度关心重视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科技助残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助残力量汇聚壮大,助残科技的研发应用持续增强,科技助残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创新是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程凯表示,中国残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十五五”期间,持续推动助残科技纳入国家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总体布局,用高水平科技成果造福残疾人,用助残科技应用场景助推创新中国、健康中国建设;积极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高校、科研机构等科技创新策源作用和各类助残服务机构、服务组织的科技创新协同作用,进一步汇聚壮大助残科技力量,推动形成创新合力;充分发挥残疾人、残联组织独特优势和作用,培养更多既懂科技又了解残疾人事业的专业人才,加快助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技与残疾人事业深度融合。
针对长三角地区,程凯希望,三省一市残联主动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环节,在残疾人工作领域特别是科技助残领域,积极探索更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和发展模式,为推动全国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吕林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浙江省依托青科会举办科技助残论坛,积极推动科研资源向助残领域集聚、技术成果向助残场景转化;加快完善适配政策、提高补贴标准,深入开展智能假肢适配等助残项目,让先进科技成果更早、更好惠及广大残疾人;与兄弟省市互学互鉴、深化协作,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残疾人事业同频共振的新路径。浙江省残联将与兄弟省市进一步深化协作,努力将长三角打造成为科技助残新的动力源,为促进我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全面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届论坛共设1个主会场、4个分会场,内容涵盖“康复医学”“康复科技创新”“康复产业发展”以及“科技助残智慧康复”等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美国运动科学院院士、云南高原温泉康养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朱为模,中国残联第八届执行理事会理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吴世彩,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科技部重点专项智能机器人专家组成员熊蓉等知名专家,分别围绕细胞生长因子与神经再生、动温泉康复理论与实践、康复国际化路径、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等前沿议题作主旨报告,展现了科技在康复医学中的广泛应用与创新突破。
同时,论坛特聘三省一市40位在科技助残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教授作为首批长三角科技助残指导专家,为长三角科技助残工作的战略规划、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出谋划策,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专业指导。
平台赋能,全方位聚力
本次论坛以两大举措为抓手,全方位凝聚长三角科技助残合力。
一方面,成立“科技助残企业联盟”,首批汇聚58家有科技实力与助残担当的企业,共同打造一个开放性、公益性的合作平台,进一步汇聚区域科技力量,通过促进成员单位间的技术交流、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在助残领域的转化与应用,形成平台化、矩阵化的规模效应,共同提升长三角地区科技助残的整体能力与水平,为残疾人创造更加便利、高效、智能的辅助技术与产品服务。另一方面,现场授牌三省一市12家“科技助残展示体验馆”,打造面向公众进行科普教育和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的平台,集中展示长三角区域科技助残创新成果。体验馆将通过情境故事、互动模型、智能媒体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残疾人、行业企业及社会公众,生动呈现科技赋能残疾人生活的实际成效与未来发展趋势。

论坛期间,浙江省残联与圆通速递有限公司启动新一轮助残战略合作,设立专项基金,开展科技助残、云客服和“圆梦家园”助残驿站、就业助残、体育助残、艺术助残等系列项目。温州市残联与多家科技企业启动“AI+科技助残”合作项目,聚焦不同类别残疾人个性化需求,通过搭建协同平台,强化技术攻关、临床验证、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协作,推动科技助残的福祉更好惠及千家万户。

科技先行,多领域创新
作为长三角科技助残成果的集中呈现,论坛发布了由三省一市残联共同征集的18项科技助残典型案例。
记者了解到,案例涵盖了残疾人康复、教育、医疗、就业、文化体育和无障碍等领域,均为技术可靠、适宜性强、能显著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助残技术项目,是长三角地区科技赋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证。
中国残联在“支持浙江助残共富”第二批工作部署中,明确温州作为残疾人康复重点联系城市。温州将承担起在残疾人康复服务领域先行先试的职责,致力于构建科技助残新生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为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积累经验、树立标杆,进而推动区域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实现系统性提升。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长三角地区凝聚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心与行动。长三角地区通过“政-校-企-医”协同,致力于打通技术攻关、临床验证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让合作成果早日惠及广大残疾人。
未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将继续携手共创科技助残新蓝图,以更先进的科技手段、更完善的服务平台、更紧密的区域协作,加速科技成果向助残实践转化,以科技创新赋能残疾人生活,助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残疾人共同富裕。

台州市残联少儿艺术团的聋儿们现场演唱《听我说谢谢你》
论坛举办期间,与会代表实地参观考察了中国眼谷和世界温州人博物馆,现场体验助盲助视产品,了解面向视障人群的视功能评估、助视补偿和代偿、康复训练技术、眼疾病与视觉功能康复类产品与研究成果,了解浙江“四千精神”中的温州故事和“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创新”的温州人精神,感受温州历史文化、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原文链接: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1838672663/6d97eb1702001kzs8”
